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 日期:2011-06-15
  • 编辑:
  • 浏览次数:

 

     614日下午300,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来到我院,就中国当前的土地制度问题,为我院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土地制度:从保障功能转向财产功能”的学术报告,和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经管学院副院长朱晶教授主持了本次报告。  

在报告的开始,罗教授提出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一命题,并以此展开分析了土地保障功能的生成的制度历史背景、制度背景,提出该背景下农民的生存特征是以农为生,以农为业,土地保障是农民的天然保障,土地制度安排是国家强制安排的结果,即产权强度低,进而可以随国家意志的改变而变更,土地的福利保障功能决定了家庭承包经营前提下的土地资源配置——均包制,均田承包的目的正是追求福利保障的公平而非出于资源利用的效率;紧接着,罗教授分析了新形势、新格局下土地制度的现实状况,即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他以相关统计数据说明了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体现在农户“不以农为主”——兼业化,农户“不以农为生”——副业化,农民“不以农为业”——老龄化与妇女化,得出结论:伴随着农业的副业化、边缘化,土地在相当程度上不再是农民的“命根子”,他还以其做的“农民是否愿意放弃土地”的实证研究再次论证这一结论;随后,罗教授就土地保障功能的隐患做了详细分析,他提出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土地的生产功能与保障功能的矛盾已经显现,超细小的农户规模是近30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成效不显的“罪魁祸首”,我国农业现代化还面临着长期的挑战,罗教授特别提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的内生性在于农户小规模经营的必然性,他还提出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欲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必须解决好相关基础设施、农产品质量、品牌及企业家经营能力的匹配问题,他指出强调土地保障功能已成为制度变革的硬约束——“福利陷阱”,变革的关键是寻找“土地福利功能”的替代机制;最后,罗教授提出土地制度变革的方向应是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强化土地的财产功能,其关键是盘活土地资产,增加财产性收入,罗教授主张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家庭承包、农场经营、服务合作”,并以现实的成功案例,向大家做了说明。  

朱晶教授在对此次报告进行了总结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就相关问题与罗教授进行了交流,罗教授对每一个问题都做了详细解答。  

在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中,罗教授以其独特的见解、生动风趣的语言始终牢牢吸引着在场师生的注意力,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此次报告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