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
1. 农业服务业与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的协同效应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2):129-137. 李博伟,邢丽荣,徐翔
2. 巾帼不让须眉?——生育行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双重性别差异[J].南开经济研究,2018(04):67-84. 鲁强,徐翔.
3. 空气污染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冲击——以冬小麦为例[J].生态经济,2018,34(05):183-188. 丁振峰,张良,徐翔.
4. 农业生产集聚、技术支撑主体嵌入对农户采纳新技术行为的空间影响——以淡水养殖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1):124-136+164. 李博伟,徐翔.
5. 社会网络、信息流动与农民采用新技术——格兰诺维特“弱关系假设”的再检验[J].农业技术经济,2017(12):98-109. 李博伟,徐翔.
6. 空气污染、生产资料与农业生产经营[J].财经问题研究,2017(10):119-125. 张良,谢佳慧,徐翔.
7. 农民、农民工与市民:生育行为如何影响幸福感[J].浙江社会科学,2017(08):42-49+57+157. 鲁强,徐翔.
8. 水产养殖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的测度及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6.4
9. 经营规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研究, 《求索》,2015.1
10. 渔业购机补贴政策效果评价, 《农业经济问题》,2014.12
11. 青虾池塘养殖环境效率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8
12. 美国市场罗非鱼进口需求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3.11
13. 农户青虾新品种采纳行为分析,徐翔等,《农业技术经济》,2013.5
14. 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徐翔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3)
15. 基于收购方角度的农户道德风险分析,徐翔等,现代经济探讨,2011(7)
16. 于组织视角的安全蔬菜生产者道德风险分析,,徐翔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
17. 新时期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徐翔 刘爱军 等,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1)
18. 教育差距、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王爱民 徐翔,教育与经济,2009(1);
19. 区域教育差距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王爱民 徐翔,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0. 无公害蔬菜生产者的农药使用行为研究——以南京为例,周峰 徐翔,经济问题,2008(1);
21. 欧盟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周峰 徐翔,经济纵横,2007(10);
22.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道德风险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周峰 徐翔,现代经济探讨,2007(7);
23. 技术引进、市场结构、研发效率与二次创新,李光泗 徐翔,财经研究,2007(5);
24. 政府规制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的道德风险行为分析——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周峰 徐翔,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25. 政府环境监管与企业污染治理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熊鹰 徐翔,云南社会科学,2007(4);
26. 政府环境管制、公众参与对企业环境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熊鹰 徐翔,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4);
27. 环境管制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熊鹰 徐翔,经济评论,2007(2);
28. 收入不平等孰甚:地区间抑或城乡间,王洪亮 徐翔,管理世界,2006(11);
29. 中国虾类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袁新华 徐翔,中国农村经济,2006(9);
30. 我国省际间农民收入不平等与收入变动分析,王洪亮 徐翔,农业经济问题,2006(3);
31. 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对江苏省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李光泗 徐翔,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32. 农产品环境安全评价及对策——以江苏省为例,熊鹰 徐翔,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2);
33. 美、德、日有机农业开发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张利国 徐翔,农业经济,2005(6);
34. 江苏安全食品开发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张利国 徐翔,现代经济探讨,2005(4);
35.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规模报酬分析,杨向阳 徐翔,财贸经济,2004.11;
36. 绿色农产品阶段性开发与管理对策,杨向阳 徐翔,生产力研究,2004.9;
37. 江苏省蔬菜市场竞争力的测算与评价,徐翔 王华书,科技与经济,2004.5;
38. 绿色农产品开发方略与对策,王华书 徐翔,南京社会科学,2004.5;
39. 江苏省粳稻国内竞争力研究与政策建议,查贵庭 徐翔,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2004.3;
40. 关于农民增收的理论思考,王洪亮 徐翔,经济问题,2004.2;
41. 微观主体行为与农产品安全,王华书 徐翔,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
42. 现阶段绿色农产品开发与管理重点探讨,杨向阳 徐翔,生态经济,2003.10;
43. 建设三级重点学科,保护全面提升学科实力,罗英姿 曲福田 徐翔,高等农业教育,2003.7;
44. 入世后我国粮食自给率与播种面积调整研究,李光泗 徐翔 孙文华,农业经济,2003.4;
45. 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及对策建议,许朗 徐翔,软科学,2003(2);
46. 关于农民增收途径的实证分析,徐翔 王洪亮,生产力研究,2003.2;
47. WTO背景下中国蔬菜产业发展,张利国 徐翔,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
48. 新型农业工业化道路探析,徐翔 孙文华 王华书,南京社会科学,2003;
49. 美国农业政策调整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徐翔(第二),国际贸易问题,2002.12;
50. WTO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研究,徐翔,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
51. 南京市“菜篮子”经济探讨,徐翔,南京社会科学,2002.1;
5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比较优、劣势的思考,徐翔,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4;
53.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分析,徐翔,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
54. 南京市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及对策研究,徐翔(第二),南京社会科学,2001.1;
55. 比较优势理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徐翔,现代经济探讨,2001.1;
56. 对比较优势的进一步思考,徐翔(第二),国际经贸探索,2000.3;
57. 人均GDP与食物构成和营养摄入,徐翔,中国食物与营养,2000.1;
58.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粮食保障方式探讨,徐翔(第二),中国粮食经济,1999.3;
59. 我国粮食产区与销区的矛盾及对策,徐翔(第二),中国粮食经济,1999.1;
60. 我国人均食物构成变化趋势,徐翔,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8.5;
61. 我国人均食物热值构成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徐翔,农业经济问题,1997.8;
62. China:Can the Awakening Giant Feed a Wealthier Population,徐翔 王凯,Asian Perspective,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