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号晚上19点,德国哥廷根大学于晓华教授来我院作题为“A century of nutrition transition in rural China” 的学术报告, 报告由经管院院长朱晶教授主持,田旭老师、周德老师等及近百名研究生参加并聆听了报告。
于晓华教授主要分析讲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的饮食变化和营养转型状况。伴随着收入、文化、社会结构以及自然状况的变化,消费者能够观察到其饮食变化和营养转型,而饮食和营养的转型又反过来能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从长期看营养转型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然而最近的一些调查只揭示了短期内人们饮食变化和营养转型的情况,而从长期看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为了揭示一个世纪以来的农村营养转型情况,要从不同的调查中搜集关于农民食物消费的数据,分析农民怎样应对重大震荡的。首先是1949年之前的家庭调查,包括1921-1925年的“The Buck Survey”、“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1933-1937)”、“满洲铁路株式会社(1937-1945)”;接着是搜集了1949年之后的数据,包括“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年份在1954, 1956, 1957, 1965, 以及1978年后,农业部在1978后也做了定点调查”。对于这些数据,于晓华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借助恩格尔系数分析农民福利状况:图表显示,恩格尔系数在1995年之前没有重大变化,福利的改善是在1995年之后,并以江苏和河北为例;其次是借助谷物消费量、肉的消费量以及动物产品销量这三个指标来衡量饮食的变化,其中着重分析了在战争时期这三种消费量急剧下降,之后随着收入增加,谷物消费量在缓慢下降,肉的消费量以及动物产品销量在上升,并就全国层面和部分区域比如江苏、安徽、河北等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最后是营养元素分析,包括蛋白质、脂肪、钙、铁等。
在分析人均卡路里消费的数据层面,与世界主要国家热量消耗(一般在3000左右)相比,指出了The Buck Survey中消费的人均卡路里高,这可能存在统计误差;在中国农村人均卡路里耗量的图表显示,在1937年前后急剧下降可能是因为战争,之后平稳波动,而在2000年后又下降,这与在粮食生产和进口的不断上升的宏观统计数据相矛盾,也可能存在数据统计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有外出就餐人口、由于存在非农就业人员,调查人口不等同于实际消费人口,这样就低估了20%的消费量;这个误差主要出现在2000年之后。同时以上原因也可以适用于解释其它营养元素的下降,比如蛋白质、钙、铁等。
最后于晓华教授对以上分析进行了总结:一是福利的改善主要是在1990年后;二是在抗战时期食物消费量有大幅度下降,三是在过去一个世纪卡路里销量比较稳定,脂肪消费量在稳定上升,蛋白质和铁的消费量在1980年之前呈上升趋势,在1980-2000年间保持不变,从2000年之后下降;然而,于晓华教授指出在2000年后食物消费量统计方面存在很大的统计误差,主要原因是调查家庭人数和实际消费人数不匹配。这一点需要进行纠正,但总体趋势还是很清晰的。
于晓华教授的报告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交流提问环节,在场师生就如何解决统计误差问题、卡路里影响因素及其如何测量问题、食物之间的相对价格有无变化及怎么测量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与探讨。最后朱晶教授总结希望大家要在不断的交流中引发思考,做好细点,多视角分析。
(研会新闻部 翟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