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Research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学院唐亮博士最新研究成果聚焦农地流转价格与农地利用关系
  • 日期:2025-09-23
  • 编辑:李芬
  •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青年研究员唐亮博士关于农地流转价格与农地利用关系相关研究发表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农地流转市场化是优化农地要素配置,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然而,农地流转价格过快且不合理上涨正在加快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该研究利用2015—202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村庄数据,考察了农地流转价格与农地利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价格与农地“非粮化”整体上具有正相关关系,但二者也存在倒“U”形关系。其原因在于,农地流转价格与农地闲置比例存在“U”形关系,即在拐点后农地闲置比例开始提高。换言之,农地流转价格的上涨在最初阶段会促进农地“非粮化”,但在达到拐点后,流转价格的持续上涨将开始加剧农地闲置,并诱发“谁来种地”的紧迫问题。进一步证据显示,农地流转价格上涨正在损害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即农民在流转价格上涨过程中会转出农地并在剩余农地上进行多元化种植。而且,农地流转价格与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例呈“U”形关系,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在于,在拐点之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就业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而在拐点之后,流转价格上涨引发的农地转入主体退出和农地闲置降低了本地农业雇工需求,从而迫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应对农地流转价格过度上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应该统筹规划补贴政策、产品价格政策和要素价格政策,并加快建设政府主导型和战略后备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培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国家队,筑牢防范农地“非粮化”和“无人种地”的最后一道防线。